攀登神山的許可證申請,必須以已預約山莊床位為前提才能得到許可,所以人數都限制在150人以下,住宿預約則以預約與付款先後來安排;通常遊客到達神山公園總部,在完成Check in手續、辦理許可證後,服務人員會再次確認遊客的英文名字,以製作每個人的許可證件與登頂證,所有的製作與列印工作都在總部並可於短時間內完成。

另外,攀登神山規定必須由認證嚮導帶隊,依據隊伍大小分配嚮導人數與收費,嚮導人選並由國家公園統一分派,負責登山引導與簡單解說的工作,背後當然還有一套訓練與認證的機制。

神山的嚮導與背工皆採雇用當地的原住民,每天早上嚮導們就到國家公園總部等待分配與確定隊伍,一位嚮導一次的費用是約80馬幣(折合台幣近700元,依隊伍人數不同),在當地已經算是較高收入的工作。登頂證的核發也是由嚮導進行認證,下山回到公園總部之後,嚮導會在每位完成登頂人員的登頂證上簽名完成認證,由於在申請許可證時,即已將基本資料及所有費用付清,所以下山時嚮導簽名認證後即可立即領到登頂證。

神山的嚮導,沒有特殊的服裝,也沒有高級的裝備,你看的到的,只有適應環境的生活智慧,我們的2位嚮導在下起陣雨的時候,不急著躲雨,只從小背包裡不疾不徐的拿出三折雨傘撐開,然後繼續坐在步道上聊天,看在我這個在台灣爬山不時也會帶雨傘的人眼中,有種好親切的感覺;他們不太能夠用語言教你什麼登山技巧,也不會跟你多談什麼登山知識,但是他們會用不錯的英文,告訴你「這也是杜鵑花類的植物」、「我的家鄉在山下的那個部落」、「這裡有好多種類的豬籠草」

結語

許多人喜歡拿神山來跟玉山比較,神山之於玉山,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,但萬萬不能忽略了許多基礎與環境條件的不同;以許可證的制度來說,玉山幾乎不可能採用神山的方式處理,但是登頂證的核發速度倒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;尤其,大部分的管理制度與呈現的服務機制息息相關且密不可分,不能單純切割其中一項。反觀玉山,如何統整所有條件與資源,針對不同族群提供遊憩服務與在地回饋,並維持正確管理政策的長期穩定,一直是我們所面臨最大個課題,而有待玉山人共同的努力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r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